企业会员个人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快速注册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    页
  • 电线电缆
  • 线缆设备
  • 线缆原料
  • 铜铝行情
  • 线缆技术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刊物介绍
  • 供求信息
  • 企业名录
  • 产品展示
  • 展会信息
  • 招标信息
  • 拟建项目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 设备商为何感觉吃不饱?

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 设备商为何感觉吃不饱?

中国电信近日公布了2014年光纤光缆产品集采结果。本次集采包括两类光纤、室外光缆和蝶形引入光缆,根据评审结果,各项产品分别由众多厂商分享订单。

  G.652D光纤中标厂商共16家:康宁、富通、通鼎光电、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长飞、南京烽火藤仓、特发信息、中国普天、西古光通信、南方通信、山东太平洋、凯乐光电、永鼎股份、鑫茂科技;G.657A2光纤中标厂商也有16家:通鼎光电、富通、康宁、特发信息、中国普天、长飞、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中利科技、凯乐光电、山东太平洋、特恩驰(南京)、南方通信、南京烽火藤仓、西古光通信;室外光缆中标厂商共25家: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南方通信、长飞、永鼎股份、南京烽火藤仓、富通、通鼎光电、中利科技、特发信息、烽火通信、江苏俊知光电、江苏七宝光电、西安西古光通信、奥星光通信、山东太平洋、江苏南方天宏通信、成都康宁光缆、凯乐科技、中国普天、通能信息、苏州胜信光电、鲁能泰山曲阜电缆、宏安集团、湖南神通光电;蝶形光缆中标厂商共18家:江苏亨通、中天科技、长飞、南方通信、烽火通信、中利科技、永鼎股份、南京烽火藤仓、特发信息、西古光通信、江苏俊知光电、富通、四川九洲线缆、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通鼎光电、科信光电、南京华脉科技、四川天邑康和。

  根据中国电信在2014年9月公布的招标数据,本次集采光纤总量约2200万芯公里,不仅远低于2014年中国移动集采的6000万芯公里,相比中国电信自己2013年的集采数量也有所下滑。其中,室外光缆集采量2150万芯公里;蝶形光缆集采量约80万芯公里,相比2013年大幅下降了50%。

  本次中国电信光纤光缆集采,中标厂商数量之多出乎业界的预料。中国移动2014年完成的光纤集采大幅压缩了供应商数量,6000万芯公里光纤仅8家厂商分食;但中国电信反其道而行之,从12家增加到了18家。平摊下来每家光纤厂商只能分得约120万芯公里,数量只有中标中国移动集采订单的六分之一;蝶形光缆更是平均每家厂商只分到了4万芯公里。相对各家厂商动辄上千万芯公里光纤的产能,这点数量只够打个尖儿,很多厂商觉得根本吃不饱。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光纤光缆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包括烽火、亨通、通鼎、长飞等厂商都不约而同地扩大产能,以期能够把握住市场需求时间窗。但产能的同时集中释放,却给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市场需求总量约为1.4亿~1.5亿芯公里,但国内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了2.4亿芯公里。产能已经过剩,也造成了国内市场价格战横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现在看来,我们必须给过剩的产能寻找出路。”烽火通信副总裁蓝海近日告诉本报记者说。“同时,也要想方设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纤缆整体产能过剩,但其中有些产品却供不应求,例如低损耗、超低损耗光纤以及超100Gbits/s通信光纤等。

  近年来,国内光纤光缆龙头企业烽火通信依靠技术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有效化解了产能过剩,避开了同质竞争和残酷的价格战。

  据蓝海介绍,光纤技术方面低损耗是现今最大的热点。损耗是光纤的最基本指标,降低光纤损耗对降低每比特传输成本、保障运营商投资回报有着重要意义。烽火作为低损耗光纤的推动者,采用的VAD+OVD制棒工艺和先进拉丝工艺对损耗的控制水平处于业界领先,烽火通信的低损耗光纤也已获得三大运营商的全面应用。

  超100Gbits/s通信光纤是基于普通G.652D光纤,在降低损耗和增大有效面积两个方面实现改善,不改变光纤的波导结构,完全兼容G.652D标准光纤,助力超100Gbits/s通信系统的新型通信光纤。其主要通过改善光纤内部的应力从而优化瑞利散射来降低损耗,因此相比于普通G.652D光纤,具有更低的衰减性能。超100Gbits/s通信光纤的研发一直是烽火通信长期进行的一个重要项目,经过不懈努力、持续创新,超100Gbits/s通信用光纤终于在降低衰减和增大有效面积两个重要方向上实现较大突破,相关专利正在积极申报中。此外烽火通信正在研发超低损耗光纤和大有效面积低损耗光纤。

  业内专家分析,此次中国电信光纤光缆集采出现了众多厂商分食不多订单的尴尬局面,实际上给国内光纤光缆产业敲响了警钟。一味靠规模扩张、同质化产品竞争,产能过剩是迟早的事,而恶性价格战也将不可避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厂商为了靠低价获取集采订单,不惜以劣质原材料加工生产光纤光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专家提醒,国内光纤光缆企业还是要注重技术创新,走差异化竞争之路,靠产品的特色、技术含量取胜。否则,极有可能重现10多年前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整体业绩大幅滑坡的噩梦。

政策法规
  • 海底电缆两项新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 发改委:智能电网以及改造类项目
  • 既有住宅光纤入户改造标准近期发
  • 新版产业结构:电线电缆制造项目列
  • 电线电缆名称型号及标准
  • 华能集团加强与河南投资建设合作
  • 京沪高铁安徽蚌埠段电路施工首战
  • 青海海东供电落实SG186工程推进农
  •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悉心监造特高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招聘
展会信息
  • 邀请函|欢迎参加2025长三角国际智
  • 融入实际应用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方
  • “齐鲁智缆,线接未来”——2025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电线电缆展及
  • 2025第三届重庆国际电线电缆工业
  • ICH2024深圳国际连接器线束加工旗
  • 【邀请函】2024华北地区(宁晋)国
  • 宜兴线缆展:全国线缆行业上下游
  • 小米SU7表现强劲、汽车市场深度重
  • 新起点·新机遇·新发展 wire Ch
 友情链接
  Ball ValveChina Industrial Valveindustrial steel pipeSteel Gate ValveSpiral bevel gearboxspiral bevel gear
河南线缆展 广州电力展 中国工业网 广州电线电缆展 国际电线电缆展 线缆英才网
中国线缆网 线缆招聘网

本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网站服务 | 汇款方式 | 意见建议 | 法律声明 | 友情连接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1号楼三层
技术支持: 北京普盾 北京传媒网

电话:010-62126849 62125693 传真:010-62126371 邮编:100044

京ICP备14004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