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个人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快速注册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    页
  • 电线电缆
  • 线缆设备
  • 线缆原料
  • 铜铝行情
  • 线缆技术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刊物介绍
  • 供求信息
  • 企业名录
  • 产品展示
  • 展会信息
  • 招标信息
  • 拟建项目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2014中国电缆专注特种线缆研发

2014中国电缆专注特种线缆研发

    2014年以来,国内一些大的电缆企业纷纷进军特种电缆,九月份宝胜收购特种电缆企业,十月份总投资5.6亿元的江西和谐特种电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接下来亨通力缆开始发力特种电缆,另外还有许多电缆企业也都在特种电缆方面跃跃欲试。可以说,2014年是中国电缆行业的“特种年”。大家为何要如此发力特种电缆呢,首先一点就是因为特种电缆的利润高,普通电缆的利润微薄。特种电缆需要在特定场合起特定作用,通常要求耐高温、耐酸碱、防白蚁、耐腐蚀甚至耐辐射。总之,相较于普通电缆来说,技术含量更高、应用领域更新、附加值也更高,因此利润也相应要高。
 

  利润高,市场也很大,这两点决定了各电缆生产企业极为青睐特种电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电缆需求急剧增长。造船、铁道、飞机、宇航、石油、化工、冶金和核电等行业的特种电缆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大,特种线缆也因此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石油开采钻井平台每年需求超过1.5万千米;高铁需求超过3.73万千米……而如铁路信号电缆、船用电缆、汽车电线、矿用电缆、飞机电缆等特种电缆,更以每年上万千米的速度增长。巨大的需求,这是中国特种电缆发展的一大长处。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特种电缆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中国特种电缆的总需求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有专家预估,未来五年内特种电缆的市场用量或将达到400亿元/年-500亿元/年,市场销售将占国内线缆市场总销售的40%左右。从政策上看,除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给特种电缆提供了不错的发展平台之外,其他很多政策也利好特种电缆需求的增长,例如国家在2008年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下称《规划》),《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这对铁路电缆需求的持续增长是很好的保障。又如,2014年8月中旬国务院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此举将“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拉动光纤光缆特种电缆需求的增长。好的政策扶持,这是中国特种电缆发展的另外一大长处。
 

  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也给特种电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从规划、论证到分步实施,每一步都离不开特种电缆。而城乡电网大面积改造、高压超高压电缆的应用、新能源电站建设以及其他新兴领域的专用需求,同样为特种电缆行业注入了蓬勃的发展活力。恰好的机遇,这是中国特种电缆发展的另外一大长处。
 

  高速发展的特种电缆并非可以高枕无忧,从技术设备、检测手段、资金实力、产品各项性能等已能进入国内先进水平行列,但总体来看,特种电缆行业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还缺乏竞争力。技术不够顶尖、产能不够是中国特种电缆发展的短板。以高铁和石油开采钻井平台为例,每年的产能缺口达到上万千米。与此同时,如热辐、光伏等新兴能源技术的配套特种电缆,产能也严重不足。
 

  原材料问题也是制约特种电缆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高昂的铜价,中国线缆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一旦国际铜价出现波动,往往国内特种线缆生产企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寻找相关的替代产品。在铜价剧烈波动的今日,高强度高导电稀土铜合金成为一种新型的高导材料,并通过热轧、固溶处理、冷轧、时效等工艺,使其合金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平衡,其电导率、抗拉强度和硬度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明显提高——两只脚走路好过一只脚。特种电缆行业在继续保持和发展铜质电缆的同时,对新材料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研究,从原材料上解决后顾之忧。原材料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特种电缆很难得到长足发展,这是这是中国特种电缆发展的一大短处。
 

  标准化是制造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流企业都是做标准的,纵观世界龙头电缆企业,无不掌握着国际标准。不久前,美国通用电缆公司进入中国后,与上海电缆研究院共同负责起草《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能源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已经上报审批,预计下半年可以发布实施。美国通用电缆很明白,“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铝合金导体低压电缆行业标准的制定,为产品评定和质量监督奠定了基础,是规范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规范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中国有不少行业的标准都引自国外,或由外国企业帮助制定和建立。这些“外来”的标准初期的确帮助中国市场向着更加规范的竞争秩序、质量监督方向进步,但到最后,本土企业由于缺乏对标准的话语权,很容易导致在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政策法规
  • 海底电缆两项新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 发改委:智能电网以及改造类项目
  • 既有住宅光纤入户改造标准近期发
  • 新版产业结构:电线电缆制造项目列
  • 电线电缆名称型号及标准
  • 华能集团加强与河南投资建设合作
  • 京沪高铁安徽蚌埠段电路施工首战
  • 青海海东供电落实SG186工程推进农
  •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悉心监造特高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招聘
展会信息
  • 邀请函|欢迎参加2025长三角国际智
  • 融入实际应用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方
  • “齐鲁智缆,线接未来”——2025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电线电缆展及
  • 2025第三届重庆国际电线电缆工业
  • ICH2024深圳国际连接器线束加工旗
  • 【邀请函】2024华北地区(宁晋)国
  • 宜兴线缆展:全国线缆行业上下游
  • 小米SU7表现强劲、汽车市场深度重
  • 新起点·新机遇·新发展 wire Ch
 友情链接
  Ball ValveChina Industrial Valveindustrial steel pipeSteel Gate ValveSpiral bevel gearboxspiral bevel gear
河南线缆展 广州电力展 中国工业网 广州电线电缆展 国际电线电缆展 线缆英才网
中国线缆网 线缆招聘网

本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网站服务 | 汇款方式 | 意见建议 | 法律声明 | 友情连接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1号楼三层
技术支持: 北京普盾 北京传媒网

电话:010-62126849 62125693 传真:010-62126371 邮编:100044

京ICP备14004056号-1